出国劳务,中国国际劳务信息网
出国劳务信息 注册人才 劳务公司 劳务基地 人才储备 劳务论坛 华人博客 在线咨询
首  页 劳务动态 政策法规 国外常识 出国指南 西沃客社区 全文搜索 联系我们
正在加载...
  劳务行业动态 时事要闻 行业访谈 统计分析 劳务信息 人才动态 

中国与新加坡工程承包劳务合作简况

[行业动态]-[时事要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年8月14日 20:37:33

  一、新加坡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市场概况

(一)承包工程市场情况

新加坡的建筑业是其四大支柱产业之一,金融危机以前曾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3%左右,目前约占5-7%,是新加坡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国土面积小、人口少、自然资源缺乏,世界经济走势和区域经济环境对其国民经济的影响较大,亚洲金融危机对建筑业的打击很大。建筑业发包额1993年为106亿新元,1994年为122亿新元,1995年为173亿新元,1996年为201亿新元,而金融危机前夕的1997年为235亿新元,1998年则猛降到150亿新元,1999更降到100亿新元,2001年为113亿新元,2002年为142亿新元。

新加坡的建筑业市场对外国公司开放,许多大型国际工程承包商都在此角逐,其中日本和韩国公司表现出色,一些大的住房、地铁、填海项目均落到日、韩公司手中。本地建筑公司在规模、资金、管理、经验和技术方面相对力量薄弱,主要在组屋和小型商业建筑项目上施展才华。中国公司的综合力量没有国际大公司强,但又在施工管理等方面比当地公司具有优势,一般承接一些中等规模的项目或做项目分包。但近两年以来,以中建南洋发展有限公司、上海隧道股份(新加坡)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水利对外公司等公司为代表的中资建筑企业,业务发展较快,在新成功实施了一些重要的项目建设,影响也越来越大。如中建南洋公司所建的住宅项目获得了新加坡政府颁发的优秀施工质量奖和优秀设计奖,上海隧道公司在新加坡地铁项目招标中成功中标。中国在新加坡承包工程市场所占份额,也由1998年的1%左右上升到目前的3-4%。

(二)劳务市场情况

新加坡从业人员约有200万,其中本地员工130万,外籍员工70万。由于新加坡的经济受国际环境影响非常大,随着区域和全球经济近几年连续的动荡,新加坡就业市场的波动也相当大。危机发生前新加坡的失业率为2%,危机后的1998年12月底失业率猛增到4.3%,1999和2000年有所缓解,但2002年又上升到4.2-4.6%左右。经济长期不景气使企业较大规模裁员的情况时有发生。但是,新加坡的领导人意识到国家的发展对国际环境的严重依赖使得新加坡必须在生产力方面具有竞争力,以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来新投资建厂,本国在人才和人力方面存在的局限使新加坡必须敞开就业市场大门,吸引新加坡缺少的外国人才和人力来新工作,以保证新加坡在生产力方面的竞争力。因而,副总理李显龙、人力部长李文献等都在多个场合公开表示,新加坡不会因本国人口的失业而减少雇用外来人才和劳工。所以,从新加坡政府的态度上看,新是一个稳定的劳动力需求市场。但从社会反映来看,各界要求政府限制外国人才和外国工人以减轻就业压力的呼声日渐升高,政府的压力越来越大。

二、中国公司在新开展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业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前景

(一)现状

我国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公司于1985年进入新加坡市场,1990年两国建交后,特别是1992年以后,通过各公司的不懈努力和国内、国外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我国在新的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业务得到迅速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在我国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业务的所有国家和地区中,目前新加坡已经连续几年成为我国最大的海外劳务市场和第二大承包工程市场(第一位是香港特区)。

截至2002年年底,我国公司在新累计签订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额达87亿美元,完成营业额73亿多美元,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近20万多人次。

近几年,我国在新承包工程公司艰苦创业,追求高品质、上档次,业务不断上升,有的公司在新加坡建筑承包工程市场已有一定份额和声誉。如前所述,中建南洋和上海隧道都已经在新加坡颇具影响。此外,中水电公司(国内母公司为中国电力技术进出口总公司)承包的一些技术高、难度大工程,如电厂和化工厂的设备安装,因速度快、质量好而深得业主和许多国际大承包商的认同,成为第一家在新加坡承包电厂建设的中国主包商;振华公司承建的海军码头和打桩工程,采用新工艺,施工速度快,工程质量有保障,其工程速度和质量远远超过英国同类公司,使新方刮目相看,树立了中国公司的良好形象。

我国在新劳务人员主要集中在建筑业、电子加工和制造业。中国建筑工人技术好,上手快,效率高,在新加坡建筑劳务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此外,我国高技术人才也深得新加坡政府和公司的青睐。

(二)存在的问题

中国承包劳务企业在新加坡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制约着中国公司的进一步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承包工程领域的问题:

(1)主包项目少,所占市场份额小。虽然在新经营的中资承包劳务公司数量不少,但中资公司承包劳务的总体合同额并不大。在承包工程中总包的合同额更小,1998年约占新方总发包额的1%左右,近两年随着中资企业的不断壮大,中国公司在新加坡承包工程主包市场所占份额上升至近3-5%。但多数中国公司从事的仍是二包、三包、甚至四包的工作,其母公司的优势和能力远未发挥出来。

(2)公司资质偏低。大多数中国公司在新加坡建筑业的承包工程资质较低,有的甚至没申请资质。新加坡共有近百家拥有A1级资质的公司,而中国公司只有中建南洋发展有限公司一家具有此资质。资质低严重阻碍了中国公司在新加坡的发展。

(3)工程技术含量不高。从工程类别看,多数中资公司以承接一般土建项目、房屋住宅项目及分包基础设施工程为主,只有极少数公司能够涉足技术难度较高的工程,如机电设备安装、石油化工建设等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的综合性项目。整体来说,中资承包工程公司的经营范围较窄,大多数公司从事的是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工作,钱挣得辛苦,稍有不测,还会亏本。

(4)财力受制约。国际承包工程前期所占用的资金较多,开具投标保函、履约保函等都需要向银行交纳保证金,一般是项目金额的5-10%;项目开工后的几个月,项目的流动资金需求往往也在5-10%左右。这些钱都是在项目没有任何收入的情况下就必须付出的前期费用,以一个1亿新元的项目为例,前期资金需求可以达到2000万新元,这对一般公司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由于财力的制约,公司要承包大项目受到了很大限制,也从侧面直接制约了我国海外承包工程业务的发展规模。

(5)毕业于国内的工程技术人员资质未获承认。中资建筑企业所聘请的工程技术人员,绝大多数来自国内。由于中新两国目前还没有实现学历互任,中国大学也极少加入新加坡当地的工程师协会或建筑师理事会,因此毕业于国内的工程师的执业资格未能获得认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经营,特别是对中资建筑企业申请高级别的建设资质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6)中国公司内部竞争有加剧的趋势。中国在新加坡从事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业务的公司类型复杂,既有国有大中型企业,也有省市大型建筑企业,还有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以及一些开始在我驻新公司或新加坡公司打工、积累一定经验后自己出来单干的持新加坡永久居留证的中国人在新注册的公司(PR公司)。这些公司虽然在各自不同的层次上从事承包工程业务,但他们的工人基本都是中国人,在当地均被视为中国公司。

(7)许多公司规模小,经营活动多为短期行为。许多小公司或个体公司运营成本很低,在招投标中常以低价取胜。因为合同价格低,为了盈利就只有拼命压低工人工资和让工人超时工作,因此造成劳资纠纷增多,且工程质量没有保证。有些公司还收取高额的指标费。这些小公司、个体公司及PR公司的存在影响了我国建筑公司的整体形象和信誉。

对于中资建筑企业在承包工程领域内存在的这些问题,国内有关部门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一方面加强了对企业在新加坡经营的指导和协调,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中资企业的优势,积极承揽大型高技术含量工程项目,不断提高中资企业的资质和声誉。另一方面,积极为企业拓展融资渠道,创造有利的经营环境,帮助企业解决经营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上述措施的实施,已经显现了明显的效果,并将随着有关措施的进一步的落实,中资建筑企业在新加坡的经营活动会更加活跃,实力会更加壮大。

2、劳务合作领域的问题:

(1)一些不法劳务中介通过收取高额代理费等方式牟取暴利。在新加坡劳务市场刚对中国开放的时候,新加坡经济飞速发展,人力紧缺,中国劳务在新工作的收入颇丰,加上国内对新市场宣传积极的方面偏多,使新加坡在中国劳务输出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但近年来,少数不法劳务中介机构或雇主利用劳务人员的无知与轻信,直接或间接向劳务人员索取高额代理费。这些代理费被中新两国的代理或雇主侵吞。有的工人花了大笔中介费用来到新加坡,发现根本挣不到中介机构或雇主许诺的那么多钱。更有甚者,打着招劳务的幌子在国内招摇撞骗,收了劳务费后便无下文,面对国内公司或个人的追讨,要么摆出“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无赖态度,要么与讨债人“捉迷藏”。

(2)少数雇主通过恶意倒闭、收取抵押金等方式侵吞工人薪水。98年金融危机后,新加坡建筑业一直低迷。少数雇主在建筑工地上赚不到钱,就通过扣抵押金、拖欠薪水等方式使工人蒙受损失。

(3)建筑“自由工”现象仍较严重。根据新加坡政府外劳管理的有关规定,外国劳务人员来新加坡必须在其工作准证上标明的公司工作。但是,有的中介公司或建筑公司却在国内招收所谓建筑“自由工”,即招人的公司只负责为劳务办理工作准证,劳务人员来新后需自己寻找工作,而且每月还必须向公司缴纳几百新元的所谓“管理费”。这些工人在新加坡做工的身份不合法,常常干了活收不到钱,经济利益经常受到侵害。

(4)劳务中介公司经营水平参次不齐。目前,除经国家批准经营外派新加坡劳务的公司外,在国内还存在大量非法中介公司在从事此项业务。这种状况使国家有关外派劳务业务管理的方针、政策、规定等难以得到全面的贯彻和落实,加大了宏观管理的难度。

目前,中新两国有关方面正在就上述问题进行磋商,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随着中新两国政府对劳务市场监管力度的加大,有关管理措施的不断完善,目前中新两国在劳务合作领域内存在的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

(三)前景

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建筑业在新加坡经济结构中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这和新加坡政府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结构政策是相吻合的。预计在今后数年内,新加坡建筑业规模不会有很大的发展,一般土建项目会越来越少。但新加坡政府会通过招标一些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来使建筑业保持一定的规模,如填海项目、污水处理项目、地铁项目等。这些项目技术含量较高,施工难度较大,一般的中小型建筑企业很难承担。因此,对国内大型专业建筑企业来说,新加坡建筑市场仍有一定的商机,但竞争很激烈。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走向国际市场是今后中新两国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而中国建筑市场也是新加坡建筑企业的首要目标,因此,中新建筑企业合作的前景广阔。中国建筑企业可以以合资、合作或建立联合体的方式与新加坡建筑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中新两国的建筑市场,进而进军第三国市场。

在劳务合作方面,随着新加坡经济结构的调整,新加坡本地就业市场会逐渐减少对外籍工人的依赖程度,特别是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如建筑、电子等行业。但在一段时间内,新加坡本地就业市场人才和劳动力短缺现象不会立即缓解,仍需从国外引进相当数量的科技人才和劳动力,以保持新加坡经济的稳定增长。由于中国科技人才和普通劳动力在劳动技能、知识水平和工作效率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因此中新两国在劳务方面的合作前景仍然是广阔的。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服务条款 | 保护隐私权 | 法律顾问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客户服务

CopyRight@ 2006 www.ciwork.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国际劳务信息网 China International Services Information  鲁ICP备0700335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