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劳务,中国国际劳务信息网
出国劳务信息 注册人才 劳务公司 劳务基地 人才储备 劳务论坛 华人博客 客户服务
首  页 劳务动态 政策法规 国外常识 出国指南 西沃客社区 全文搜索 联系我们
正在加载...
政策法规
 
新劳动合同法高票通过 立法校正强资本弱劳工
[政策法规]-[行业政策]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数:   收藏本页
更新时间:2007年6月30日 10:04:53

立法校正强资本弱劳工

《劳动合同法》高票通过:145票赞成,0票反对,1人未按表决器。

2007年06月30日下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历经4次审议、与每位劳动者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劳动合同法》终获通过。

该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信春鹰今天表示,这个结果说明了对于《劳动合同法》的制定、立法原则和内容架构,在立法机关达成了高度共识。

1个月收到意见19万余条

29岁的小王是北京一家私人建筑企业的工人。几个月前,身患重病的小王突然被公司老板解雇。然而,由于事先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他没得到一分钱的补偿。

小王的遭遇并非个案。无端遭到解雇却得不到任何经济补偿,工伤职业病频发,试用期成了“白用期”,这些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天天都在发生。

据统计,1992年,劳资纠纷案有8万余起,到2004年,急增至26万余起。

旨在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劳动合同法(草案)》于2005年12月24日首次提交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于2006年3月20日将草案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其后短短一个月时间内,收到社会各界提出的意见多达19万余条。

一部立法,吸引了如此多的公众参与,这在新中国立法史上还绝无仅有。

公众的高度参与及立法机关的谨慎态度,都充分表明这部法律的重要性:这部法律关乎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

有关专家评价,对《劳动合同法》最高国家立法机关4次审议、听取多方意见,有效寻求劳动者、企业用工单位间的利益平衡与诉求的契合,堪称又一次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生动实践。

是平等保护还是向劳动者倾斜?

法律应该保护谁的利益?是“平等保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还是“向劳动者倾斜”?这一直是个备受争议的问题。

劳动合同法草案一审稿对立法宗旨的表述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表决通过时被确定为:“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记者注意到,这个变化显示出立法机关回应各种不同意见所采取的平衡之道。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一位官员坦承,草案在修改过程中的确考虑到了用人单位的权益,并作出一定让步。“不过,让步是有限度的。”

立法过程中,舆论要求立法保护处于弱势的劳动者的呼声一直非常强烈。持上述观点的人士认为,目前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强资本,弱劳工,资本肆意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情况比比皆是。审议过程中,很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亦认为,法律应该是扶弱抑强。

但也有以企业家为代表的诸多人士,反对法律过分向保护劳动者权益倾斜。在一审草案公布之前,许多外资企业在华代表机构如中国欧盟商会、美国商会等,即向立法机关提出建议。他们认为,如果实施过分强调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将大幅增加劳动用工成本,对中国的投资环境造成消极影响。

一些赞同上述观点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认为,保护弱势群体固然很重要,但作为一部法律,还是应该平等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如果无法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伤及用人单位的利益,最后也会伤及劳动者的利益。

强调保护劳动者权益是国际通行规则

“我们曾仔细做过测算,按照现在这样一个方案,不守法的企业受到的监管会更严格一些,但守法企业的用工成本并不会提高。”针对上述争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信春鹰委员说。

信春鹰注意到,本应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工会在维权上遭遇挑战。在有些私企中,老板甚至让自己的亲属当工会主席。出于招商引资、发展地方经济和政绩等利益驱动,地方政府在利益上与企业站到一起,也无法对企业的行为做到依法监管。

她认为,现状决定了仍有必要在劳动合同法中,以国家意志的形式体现对劳动者基本权利的保护。

通过加强监管提高那些不守法企业的劳动用工成本,让过低的工资水平回复到一个合理的水平,在信春鹰看来有助于推动产业升级。

全国人大法律委在作说明时表示,劳动合同法在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的前提下,强调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必要的,这也是国际上劳动立法的通行规则。

据此,劳动合同法立法宗旨最终被确定为,“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对于立法宗旨的数次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一位负责人解释说,“这实际上是一个指导思想性的修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了,双方的合法权益必然就受到了保护。”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服务条款 | 保护隐私权 | 法律顾问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客户服务

CopyRight@ 2006 www.ciwork.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与任何出国劳务公司、劳务基地无特殊关系,所有出国劳务信息皆由免费注册的公司、中介或劳务基地发布,所有内容的可信度请依据相关说明自主判断,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未经CIWork.net 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人才与出国劳务信息及文章.

点击这里可以给对方发送消息  加好友联系421591874   加好友联系737722106   加好友联系5731100 电话(Tel):0536-8631209(技术) 15318956685(劳务) E-mail:Service@ciwork.net

中国国际劳务信息网  鲁ICP备07003352号

返回顶部 
.